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

有諗過

點解會做或者唔做某啲嘢,應該係思考之後嘅選擇。

例如點解讀書,點解返工,點解結婚/唔結,點解生仔/唔生,點解返呢份工唔返嗰份,點解信呢樣唔信嗰樣,點解同呢班人做朋友?很多人的答案好可能係,無諗過,咁啱囉,無得揀,順其自然,大部份人都係咁,朋友介紹,人地咁講,習慣咗,父母傳落嚟,唔知喎。

隨着社會越來越開放,科技越進步,人越長大,越來越多嘢有得揀。只有少數例如出身家庭,天資,健康係無得揀,或者選擇範圍同機會比較小。出生喺北韓或伊斯蘭國,咁就真係無乜得揀。

問題係,好多人都無勇氣去走出一步。離開自己嘅舒適圈,要好有「信心」。例如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」,「善惡到頭終有報」,「天無絕人之路」,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等信念,令好多人有非凡勇氣去做一啲與別不同嘅事。好多人未必有宗教,但活着必須有信念,否則就如行屍走肉,人云亦云。

你仔細觀察,思考一下呢啲「信念」,背後或多或少都有「老天爺」嘅成份,有些少近似「信仰」,但又未至於「宗教」。

「宗教」係好多人概念裏,係無得解釋,亦都唔好問咁多,你一係信一係唔信,有某啲傳統落嚟嘅習俗行為,嗰啲叫做迷信。

人應該從不同角度理解呢個世界,思考人生意義。然後鼓起勇氣去改變生活態度,做事方式。

2016年7月4日星期一

天下無不是之小孩

有個細路女做嘢唔專心,無恆心,唔鍾意思考。咁有人送咗個3D砌圖俾佢,啱晒啦,仲訓練埋圖像思維同想像力,手眼協調添。點知佢一收到,阿媽第一時間同佢掉咗個盒同說明書,話阻埞喎。得返一堆木塊,連完成圖係點樣都唔知,齊唔齊又唔知,咁點砌呀?仲要個女砌緊嘅時候,個阿媽喺佢面前開着個電視,梗係專心唔到啦。憑空想像,我都砌咗半個鐘都砌唔到,更何況細路女?咁做阿媽嘅自己都唔用腦諗嘢,好難要求個女咖喎。

又有人批評阿女見乜就想買乜,其實都係阿媽嘅翻版,佢都係洗錢唔用腦,無預算嘅。

國外中餐館啲父母成日批評啲仔女唔肯講中文,仲特登叫佢地出嚟好似睇熊貓咁睇阿范,驚嘆佢啲中文咁好,仲識讀識寫,想叫啲仔女自愧不如。喂,唔係佢地嘅錯嚟咖,你自己諗吓點解你教唔識佢地中文啦。成日淨係識搵錢,見到啲仔女淨係識叫佢地做功課考試,同埋鬧佢地,又唔同佢地傾偈同玩,佢地咪最多學識你鬧佢嗰幾句囉,點會有興趣學呀。

雖然,我都見過醫生父母生嘅仔有啲呆笨,吸毒媽生個聰明乖女,嗰啲應該係罕見例子啩。大部份細路,尤其係青春期之前,都係好誠實咁反映緊父母嘅行為同思考模式。

做父母就唔好再責怪小朋友呢樣嗰樣,你地自己諗吓你立咗啲咩榜樣啦,好心。

2016年6月2日星期四

見識比利時警察

話說某夜鄰居醉酒滋事,不得已報警處理。
報警後幾近一個小時還未有人到,打電話再問。
報案室說,在路上。
話說我家步行距離15分鐘之內有兩間差館。
我問,正常嗎?
答,正常得很,小姐,應該慶幸警察會來,這是星期五深夜啊!

~*~*~*~*~*~*~

某日,阿范心血來潮:去巴黎囉!
我:去過咁多次,唔去啦。
范:你驚呀?
我:唔係。你都見識過比利時警察效率幾咁高超,打擊恐怖份子幾咁不遺餘力咖啦。
(話說巴黎恐襲前比利時警方已收到情報,施襲者臉書上還有支持ISIS等資料)
范:咁去魯昂啦。

~*~*~*~*~*~*~

咁去得諾曼第,事前梗要做下功課,睇吓D-Day資料咖啦。
講到幾咁慷慨激昂,偉大光榮咁。原來D-Day之前,納粹德國已經俾蘇聯打輸緊。蘇聯用人海戰術,死傷慘重,但係贏緊。
D-Day嘅目的其實係為咗同蘇聯爭地盤。
唔好以為英美係仁義之師喎,其實同恐怖份子無分別,為咗震懾人心,以平民為目標狂轟濫炸。
D-Day之後,走難到英國嘅法國人好開心,因為可以攞返「國家主權」。巴黎居民都開心,因為巴黎太靚,無人捨得炸。住鄉郊嘅平民唔開心,雖然俾納粹統治咗四年,生活都還過得去。D-Day咁樣俾人炸完踩完,咩田咩屋都爛晒,真慘。
戰爭罪喎,係用嚟審輸咗嗰方嘅,話知你用咩手段,只要贏咗就唔使審。戰場上根本就無公平正義。
喺集中營做會計都係會入罪(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6/1/19/n4620108.htm),就算無直接殺人,奉命行事都唔係藉口。
所以話,唔乾淨嘅嘢真係唔好掂,污糟錢唔好收。

2016年5月12日星期四

理財概念

友人做人做事無計劃,無儲蓄,洗錢不經大腦,夠俾就俾,鍾意就買。佢雖然收入唔高,但應付日常開支有餘,應該有能力儲錢。不過佢一有餘錢就會買無謂嘢,去好貴嘅旅行,係月光族。好彩佢唔借錢,亦好少用信用卡。

我諗,作為朋友,係咪應該同佢解釋一下理財概念呢?

但其實,佢又生存到喎,喺歐洲福利國家生活,有必要儲蓄咩?

佢鍾意整嘢食,成日請人食飯,人緣極好,所以有時啲濕濕碎碎嘅賬單殺到埋嚟,總係有人幫佢搞掂。

萬一佢失業,或者病咗,有失業救濟攞,入醫院保險又會幫佢埋單。

佢住公屋,呢世人應該都唔會打算買樓,亦都無必要。阿女將來如果讀大學都會有政府津貼,學費減免。老咗又會有退休金。

我呢啲隨時諗住唔撈嘅,先要儲錢啫。如果佢唔介意做到六十五歲退休,儲錢嚟做咩?

可能佢呢啲先至叫做遵守耶穌教訓:(馬太福音 6:26)飛鳥不撒種,不收割,也不在倉房裏儲糧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,難道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嗎?

雀仔今日食今日捉到嘅蟲蟲,聽日又出去捉過。即係餐搵餐食餐餐清。儲錢反而係唔夠信心嘅表現。

2016年3月17日星期四

大陸的影響

香港人常投訴大陸人把香港搞亂,趁着回港,觀察一下。

東西炒貴了,那是切身感受到。

香港人常說大陸人沒禮貌,無公德心,香港人什麼時候開始以有禮貌和有公德心自居的?不時公眾場所聽到高八度爆粗的,是以字正腔圓純正廣東話發音。公厠厠板上總是有鞋印,那不見得一定是大陸人的鞋印。台灣的公厠才真正的乾淨,台灣街道才少垃圾。大陸人最多到廣東道彌敦道和上水購物而已,較少大陸行山友吧?為什麼香港的山頭那麼多垃圾?

倒是空氣污染比較恐怖。昂坪360纜車飽覽山海美景,不幸吹北風時卻聞到硝煙臭味,與四周景緻格格不入。高雄對正大陸,也聞到這種臭味。明明是工廠排放的,官方還敢抵賴說是車輛?不如說是炒菜味好了。

2016年3月15日星期二

流行文化的凝聚力

多次遇到非以廣東話作母語人士,受香港電影,電視劇,音樂等吸引,唔識講都識聽廣東話。曾在比利時朋友家裏看到他收藏一書櫃的周星馳電影,就算本來不是星爺迷也十分感動。

出國才發覺,廣東話口音比較統一,是罕見現象。

各國各省各城各鄉,都有各種方言口音。所謂的「正統」口音,只是政府或王室定出來的「標準」而已。短至一個小時的車程距離,已出現完全不同的詞彙,每一代人之間的說話方式完全不同。年輕朋友測試荷蘭語Siri,完全聽得懂沒有問題,他爸爸來測試卻幾乎完全聽不懂。

廣東話為什麼會這麼統一呢?日常對話聽不出香港九龍新界居住的人說話有任何差別。馬來西亞星加坡人當中,說廣東話也和香港非常近似。只有些少差異,例如馬來西亞會說拜一拜二,香港說禮拜一禮拜二。海外華人有時會說二十千,而不說二萬,那是跟着阿拉伯數字的逗點來讀。

這都要歸功於香港的電視台,電台,才有這樣的認同感。不少海外華人還是看香港的電視劇集,聽香港的電台,看香港的新聞,聽香港的流行曲。

若香港怕丟失自己的文化,最好就是努力創作廣東話音樂和電影。

當香港的電視台沒落,電視劇越來越不受歡迎,香港的文化就會開始慢慢消失。

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

學校教育

比利時不少人讀完技術高中後,就有了一技之長,例如維修水電,木工,然後就可以找相關工作,又可幫忙家人朋友維修家居。

我讀了大學,然後我是不是因此有了一技之長呢?是不是就能做一些沒有讀過大學的人不能做的事呢?我並不覺得。我覺得我懂的東西,任何人只要對學科有興趣,多點留意細節,都可以懂得,根本不需要花三年上大學才能懂得。

現在互聯網上有這麼多機會學習,除了手工技術必需實習,特定實驗需要用專業儀器,醫學必需臨床測試,還有什麼是不能在家自學的呢?不少人在網上學語言,比上課學更流利。

回想在大學時期的收穫,上課學習是最少的。最開心的是參加各種體育運動,壁球,壘球,網球,健身,哥爾夫球,社交舞,平日少機會接觸的運動都玩了個遍,以最低廉的價錢租借最新款的器材。學校的電腦可以免費用各種新款繪圖和編程軟件,又可以優惠價欣賞藝術表演,還可用留學的名義去旅行。上課?Who cares?我常常蹺課的。考試成績不錯,不是上課學的,是課餘打工學的。

不過,要做這些事情,非要上大學不可嗎?畢業後也可以做啊,貴一點而已。

大學除了給你一張沙紙去找工作之外,到底還有什麼意義?甚至,當許多自學人士比畢業生專業技能更高時,一些頭腦開明的老闆更願意聘請沒有文憑但有工作能力的人。

2016年2月8日星期一

埃塞俄比亞餐

屋企樓下開咗間埃塞俄比亞餐廳。第一次同爸媽去,得我地一枱客,老闆好似導遊咁,熱情介紹埃塞嘅風土人情。

佢話,埃塞有歷史最悠久嘅基督教文化,咁我地隨即諗起腓力同個埃塞俄比亞宦官啦。點知唔係喎,佢話埃塞嘅基督教已經有2500年歷史喎,即係仲早過耶穌?任佢講啦。埃塞的確係有深厚歷史文化,有自己一套獨立文字系統。

餐枱上無刀叉食具,除非你問佢攞,預咗大家用手食。

跟餐會送一隻幾特別嘅包,好似蛋卷咁,打開捲啲嘢食擺落口。老闆親手示範點樣包,然後佢話,埃塞俄比亞人食嘢呢,會將第一啖俾最重視嘅人食,跟手塞咗落阿范個血盆大口度。

佢地兩夫婦一齊開餐廳,老公做樓面,老婆做廚房,感覺上女仔煮嘢食乾淨啲。

第二次去係食自助餐,算幾抵食,有六樣熱菜,幾個沙律。肉類只得豬同雞,算啦呢個價錢,唔可以食人隻車。其實識食呢,叫一兩樣自己鍾意嘅,應該好食過自助餐,無必要食咁多。

全場除了我地之外,全部都係埃塞俄比亞人同佢地嘅伴侶。埃塞俄比亞人輪廓好分明,同其他非洲人唔同,好容易認,都幾多靚仔靚女。唔通全部都係靠老闆自己啲親戚朋友嚟支持小店?阿范話驚佢執笠,得閒多啲嚟,算援助吓埃塞俄比亞經濟。應該好過捐錢俾慈善機構,鼓勵人自力更生好過派綜援嘛。聽講話非洲經濟好大程度係倚賴旅居外地嘅非洲同胞寄錢返去。

2016年2月1日星期一

考試和學習似乎是完全相悖的兩回事

我從來不是很擅長考試,我只是喜歡學習。

考試需要的是練習應試技巧,在特定範圍內考核,不求創新,但求達到要求,不犯錯。學習卻是憑着好奇心,往未知探索,冒着失敗的風險。有時聽到擅長考試的人拒絕學習,沒有好奇心,因為學習考試不會考的東西是浪費時間。

如果考試範圍是一個圓圈,考試的目的就是把這個圓圈填滿,學習是想知道圓圈以外還有什麼。

考試的目的是將人分成各種等級,但這些等級跟這些人的能力關係不大。

阿范沒有在大學讀中文系,即使中文比很多歐洲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好,可是求職時因為沒有證書,似乎不會得到面試機會。阿范最擅長的是演說,HSK偏偏只考讀寫聽,因為技術上易於評核。

公司聘請助手幫我做中文詞庫,把幾個候選人的履歷給我選,都有各種亮麗的學位名銜,我推薦朋友,履歷給直接丟到垃圾桶,因為學位名銜不符要求。我出幾題簡單測試,那些亮麗名銜的人繁體簡體都不會分,台灣音大陸音不同也不知道。那些只懂考試寫論文的人究竟有什麼用?我真的不知道。結果是我力排眾議聘請了朋友。

究竟考試制度還要扼殺多少好奇心和理想,埋沒多少人才呢?

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

Define香港人

歐洲遇見華人,學精了,一開始要問,你說中文嗎?
不要問,你是中國人嗎?因為會得罪台灣和馬來西亞人。香港人通常反而不太抗拒。
從哪裡來?如果是中國人,他們會很小心翼翼,猶疑一下,然後答,中國。
有時我會沒好氣的再問,中國哪裡呀?他們會再次謹而慎之的說,大陸。

一次,某大陸人問我,你是哪裡人?我順口答,香港人。
他似乎有點不屑,那你是中國人嗎?怎麼定義香港人?

我說,我是地球人哪。你也大可說自己是山東人,有問題嗎?
(如此小心謹慎,是否怕說錯話被指分裂中國,搞魯獨?)

曾有比利時人向也門人自我介紹說,我是從奧斯滕德來的,nice to meet you. (奧斯滕德是比利時一個海邊小城,比根特還小。)沒有人會覺得他要搞奧斯滕德獨啊。

阿范曾順口說句,以我們中國人的傳統...
笑得大家人仰馬翻。

阿范喜歡唱許冠傑,張學友,陳奕迅,飲茶食點心,揸筷子,但沒有香港身份證,也沒有在香港定居過。若自稱香港人有罪嗎?

那麼,「香港人」不一定等同於有香港身份證吧?我有比利時身份證,是否應該自我介紹為比利時人?我去城堡和博物館時還會拿身份證出來,證明我是根特人,免費入場呢。
統治中國的高官當中若妻兒是英美澳加歐洲人,那又怎麼計算?

識講廣東話又是否身為香港人的必要條件?許多長住香港甚至土生土長的人不會說廣東話,你問他們是哪裡人,他們會理所當然的回答自己是香港人嗎?

如果一個人以中文(不必是普通話)為母語,甚至讀過孔孟春秋唐詩宋詞三國西遊,對古代(不是現代)中華文化有認同感,是否必然是中國人呢?
若持中國國籍,但不認同中華傳統美德呢?

有次和路人甲聊天時不小心說了句,中國人的概念當中...
對方黑面:我不是中國人。
咦,你是台灣人嗎?我是香港人耶。
即時破冰。

某次在高雄和老大媽聊天,我刻意學着那慢條斯理的語氣。她說,別怪我雞婆啊,你從高雄嫁過去歐洲,我想問你呢...

我哈哈大笑,幾乎想擁抱她一下。這樣子被人曲線稱讚國語了得,應該還是第一次。聽得懂「雞婆」的大陸人香港人未必太多。

某些政治敏感人士的心靈未免太脆弱,太容易受傷了吧?世界上大部份人都未必有那種想像力,去把和路人甲聊天的話題都無限上鋼上線政治化吧?

我覺得,香港人的定義很廣,只要願意融入香港社會,識講廣東話,和大家和平共處,香港人是很容易接受不同膚色的人成為香港一份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