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15日星期二

流行文化的凝聚力

多次遇到非以廣東話作母語人士,受香港電影,電視劇,音樂等吸引,唔識講都識聽廣東話。曾在比利時朋友家裏看到他收藏一書櫃的周星馳電影,就算本來不是星爺迷也十分感動。

出國才發覺,廣東話口音比較統一,是罕見現象。

各國各省各城各鄉,都有各種方言口音。所謂的「正統」口音,只是政府或王室定出來的「標準」而已。短至一個小時的車程距離,已出現完全不同的詞彙,每一代人之間的說話方式完全不同。年輕朋友測試荷蘭語Siri,完全聽得懂沒有問題,他爸爸來測試卻幾乎完全聽不懂。

廣東話為什麼會這麼統一呢?日常對話聽不出香港九龍新界居住的人說話有任何差別。馬來西亞星加坡人當中,說廣東話也和香港非常近似。只有些少差異,例如馬來西亞會說拜一拜二,香港說禮拜一禮拜二。海外華人有時會說二十千,而不說二萬,那是跟着阿拉伯數字的逗點來讀。

這都要歸功於香港的電視台,電台,才有這樣的認同感。不少海外華人還是看香港的電視劇集,聽香港的電台,看香港的新聞,聽香港的流行曲。

若香港怕丟失自己的文化,最好就是努力創作廣東話音樂和電影。

當香港的電視台沒落,電視劇越來越不受歡迎,香港的文化就會開始慢慢消失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