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3日星期二

博物館隨意逛


參觀科學館看到連體嬰的標本,糰仔一路上不停的詢問連體嬰的事情,然後我們一起上網查資料,看不同連法的連體嬰,分離手術,不分離一起長大的例子,分離後有沒有後遺症,連體嬰出現的成因,機會率,等等,這個話題一直講了兩天。然後他說,連體嬰好慘,幸好我和妹妹都不是連體嬰。

其實那個標本只是在三樓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,也沒有很多介紹,偏偏就吸引了糰仔的眼球。

逛博物館,永遠都無法預估小朋友會對什麼感興趣。



羅馬尼亞的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中古世紀王家金銀珠寶,堪比羅浮宮裡同時代的王室收藏。似乎古代羅馬尼亞君王的財富也比得上法國呢。只是羅馬尼亞沒有對外掠奪,沒有外國的文物,名畫也不多。


市中心許多華麗的建築,也有盧森堡的感覺。

博物館複製了羅馬的Trajan柱,柱上分了一百多個場景描繪羅馬人征服Dacia原住民的經過,甚至有虐待難民的場景。已經是接近兩千年前的事了,Dacia人和羅馬人早就融合在一起,無法分割了。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以征服者的角度立碑紀念殘忍的歷史,感覺還是有點怪怪的。

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

士多啤梨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士多啤梨空折枝

 


士多啤梨惹蟲,稍微紅少少,就要快啲摘,再等得耐,就會被咬到一個個窿。最近估計平均每隔一兩日都摘到1公斤嘅士多啤梨同紅莓返嚟。擺喺窗台度曬一兩日就會變成鮮紅色,洗乾淨再用紅茶醋浸一陣,然後就咁食或者撈乳酪,超甜超好味。

很多事情都要把握最佳時機,才會得到最美好的結果。
就好像陪伴小朋友,只有趁小朋友小的時候最是美好。有些遊戲,傻玩意,大了就沒興趣,就不會玩了。

我買了一雙輪滑鞋給自己,糰仔剛剛學會了,正好可以教我,不知道長大了還能不能學會呢?也許我只需要不太怕跌死。

在比利時學樂器很便宜,一年的學費,在香港最多能學三四個月。我有些少心動,要不挑一件樂器和小孩子一起上學吧,但又覺得好像靜不下心來練習。還有兩個月才開學,我還可以慢慢考慮。

圓圓會把梳化上的圓點想像成控制台上的鍵盤,自己都可以玩一會。糰仔卻好像已經大了,一邊慢慢打開新技能的同時,有沒有辦法留住想像力久一點呢?




圓圓抱恙在家,我隨手花五毛歐元買了一盒手工包,讓她留在家裡有事可做,她花了三天做好,高興了一個禮拜,還逢人就炫耀說媽媽給我買了禮物,掛在床頭,每有朋友來都要給看。這大概是我這輩子花得最值的五毛錢。

就是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才可以為如此簡單的東西如此開心吧。

怪不得有人說投資一元到小孩身上,回報率是十倍,小孩越小,回報率越高。

有時候我也很感惋惜,如果我爸在我小時候對我好一些,那該有多好呢,等我已經大了,對我再好也不需要。那只能成為永遠彌補不到的遺憾了。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趁小孩還小的時候,多一些擁抱。

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

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

多麼令人灰心的一句話!就算是真的,也不要這麼說吧,一點都不勵志呢,反而會令人覺得,不如把船綁住不動更好,起碼不用花盡力氣,白費功夫。我對小朋友說,學習就好像滾雪球,從一個小小的雪球開始滾起,只要不停下來,慢慢就會越滾越大。就算每天只是學個5分鐘,學一個新字,就已經是有進步了。停住不動越久,就越難滾動,相反越滾,雪球越大越圓,更容易滾。快滾吧!

糰仔七歲,中文閱讀理解能力大概有香港小學一年級程度,我們是不是有點殘忍?但一天最多也只是學一個新字哦。

2024年4月30日星期二

自古以來又怎樣?

一直想不明白,「自古以來」到底有什麼意義?自古以來是你的,就代表永遠是你的了嗎?你進賭場的時候本來有這麼多錢,走的時候沒有了,就應該還給你嗎?

法國加萊自8世紀以來是屬於法蘭德斯伯爵的分封地,1346年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被英軍圍城,翌年投降,直到1558年被法國攻佔。後來被西班牙短暫佔領過兩年。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佔領,劃為比利時佔領區,戰後撥給法國。那麼,它自古以來是屬於法蘭德斯的是吧?




奇怪的是,這附近的古堡甚至旅遊中心都掛著法蘭德斯旗,居然這麼明目張膽,難道這裡民心所向,希望回歸法蘭德斯嗎?在法蘭德斯要是懸掛這黑獅黃旗,代表的是法蘭德斯獨立,要分裂比利時,和瓦隆尼亞分家呢。我們到旅遊中心問怎麼回事,她們卻習以為常的不以為意,說這裡本來就是法蘭德斯呀。

今天到訪一座城堡,旗幟更怪,斜角對分,左上角是法國旗,右下角是英國旗,還能有更政治不正確的嗎?試試這樣弄支合拼旗掛尖沙嘴,最少得坐10年吧?

然後又有怪事,這裡有一個博物館專門紀念Azincourt 1415戰役,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場關鍵戰役,英國以少勝多擊敗法軍,扭轉局勢,法國險些滅亡。館內的陳述還算中立,就敘述了戰役的經過,分析一下法國戰敗的原因(挺笨的,大概就是眾將領爭功,貴族騎士高傲看不起平民弓箭手,衝動。還有就是付錢僱用的士兵比封建制度下服兵役的更服從命令,戰鬥力更高)。英國弓箭手原地不動站着等法國騎兵踩着泥濘衝過來,不停射箭,法軍幾乎全殲。

雖然,事隔這麼多年了,法國早就改朝換代,百年戰爭最終的結果是法國統一(除加萊外)。只是為什麼偏偏紀念這場輸得這麼糗的戰役呢?不見得對拿破崙滑鐵盧能這麼看得開(要是去巴黎走一趟,不讀歷史不看詳細解釋的話,大概會以為拿破崙取得了最終勝利)。

也許最好的解釋,是莎士比亞寫了亨利五世劇本,令這裡成了英國人熱衷的旅遊打卡地吧。話說回來,這個博物館的英語介紹的確比巴黎還詳盡。